《昆明市重点“飞地园区”跨区域协作管理办法(试行)》近日正式印发

近年来,昆明市一揽子部署、一体化发展推进“飞地经济”区域协作模式,通过优化经济资源空间配置,推动各县(市、区)打破现有行政区域限制,构建“1+2”跨区域协作发展机制。如今,通过“飞地经济”协作相互借力,从“来了项目找土地”变为“有了土地挑项目”,全市区域协调合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图片

中国老挝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


优化资源空间配置 升级“飞地经济”


为进一步推进“飞地经济”发展,《昆明市重点“飞地园区”跨区域协作管理办法(试行)》近日正式印发,新机制的核心就是把磨憨—磨丁合作区和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2个市级重点“飞地园区”,统筹确立为全市承接产业转移的核心承载区,举全市之力优先推动“飞地园区”高水平建设,提档升级“飞地经济”协作。
“飞地经济”是两个相互独立的区域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在“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原则下,以“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园区共建”形式 ,通过跨空间的行政管理和经济开发,实现两地资源互补、经济协调发展的区域协作发展模式。


打破行政区划 实现“一盘棋”协同

近年来,特别是2022年以来,昆明市聚焦“产业、要素、招商”三大要素,先后印发《关于昆明市统筹跨区域产业协调发展的意见》及《昆明市存量产业项目跨区域流转管理服务办法(试行)》《昆明市招商引资项目跨区域协作管理办法(试行)》,加快构建“1+2”跨区域协作机制。

“飞地经济”协作模式,进一步强化了项目落地,促进各地产业高水平布局、高效率落地、高质量发展。针对产业发展所需的用地指标、林地指标、生态及能源指标等各类要素,昆明市在市级层面差异化、精准化统筹安排,实现要素高效配置,加快项目落地。同时,围绕产业链发展薄弱环节、新兴领域重点项目,探索合作共建、一区多园等新模式,引导项目跨区域合理流转并向优势产业功能区集聚,避免优质项目流失和区域内同质化竞争。

经过两年来的持续推动,昆明市区域协调发展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一系列主动践行跨区域协作机制的典型项目先后落地。其中,滇中新区与西山区协同保障海底鹰深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效实现跨区域流转、西山区与富民县共同推动华润电力大兴药光互补光伏电站项目落地建设等“飞地经济”协作示范引领,激活了全市产业、要素、招商3个“一盘棋”,激发“1+1>2”的联动效应。


图片

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


着力完善机制 打造产业转移高地

在招商引资、项目落地过程中,“飞地”模式为主城区空间受限、远郊县区项目缺乏、资源要素失衡错配等问题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飞地经济协作实施以来,项目招引空间更大、范围更广,视野更开阔,进一步激发了全市产业创新发展的动力活力。

此次出台的《昆明市重点“飞地园区”跨区域协作管理办法(试行)》,一方面有助于更好发挥沪滇协作的政策红利,抢抓东部沿海地区和其他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新机遇,吸引产业项目和龙头企业高效转移至昆明和磨憨,促进产业链、供应链规模化集聚,加速将区位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鼓励和引导各县(市、区)、开发区结合自身发展优势加快对外开放,共同参与重点“飞地园区”项目招引和产业承接进程,进一步深化和完善“1+2”跨区域产业协作机制。

下一步,昆明市将持续促进“飞地经济”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拓展,推动跨区域协作机制落地实施和优化完善,切实强化协同形成工作合力,统筹打造支撑区域协调和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


⬆  返回顶部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经开区试点试范园区

电话:0871-67205085

主办单位:昆明市经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技术支持:昆明琨迈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

政府网站标识码:5300000026

滇ICP备17001828号-3

滇公网安备53010302777号